藝術設計數字化教學實驗室
項目可行性報告
一、項目概況
(一)項目基本情況
項目名稱:藝術設計數字化教學實驗室
項目類別:省級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教學試驗平臺建設項目√
科研平臺和專業能力實踐基地建設項目□
公共服務體建設項目□ 人才培養和創新團隊建設項目□
項目實施周期: 1年
(二)項目建設內容與目標
1、主要建設內容
在當前強調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實操能力,提高創新能力的大環境下,高校實驗室及其設備的數字設計教學實驗室勢在必行。而目前,隨著數碼專業方向的建立,以手工為主的傳統實驗室管理方式,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越來越表現出其不足,嚴重影響了高校實驗室在教學、科研工作中應承擔的功能和作用,限制了教學的發展。根據我校藝術學院美術系的發展、現狀及特色要求,針對影視及動畫制作設計,適合學校數碼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研究,其項目方案充分考慮了學生、教師、影視后期制作及游戲動畫設計的學習研究需求情況,也是基于影視制作成片的整個制作流程搭建,給學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學習環境以及實習經驗和概念,走出校門的同時即可勝任各個層面的應用要求。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
(1)二維前期手繪與無紙動畫教室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傳統的手工繪制原畫、動畫和設計稿,學生在完成原畫、動畫后,通過線拍將作品拍攝到計算機中,實時檢查作品的繪制結果。通過網絡將完成的鏡頭傳輸到后期多媒體教室中,可用于多媒體教學或與其他軟件資源結合使用。
(2)后期二三維合成動漫教室
采用專業設備均支持Unix,Linux,Mac,Windows系統平臺,以及具備強大的應用軟件兼容能力,實現不同業務、或相同業務流程的無縫集成。完善解決三維動畫制作流程。為指導老師用教師用機指導學生學習建模、動畫材質、渲染等三維制作所須的流程提供支持。
整個流程包括:
前期準備 Pre production
正式制作 Production
后期制作 Post production
前期準備包括: 劇本Script、設計稿Design、故事版Storyboard、2D Animates、
參考資料Reference、三維預染Layout、效果測試
正式制作包括: Modeling模型(模型、材質)、Setup 設置Animation動畫、
Effect 特效(解算、毛發、特效)、Rendering渲染(材質、燈光、渲染合成) 等。
后期制作包括: 合成、剪輯
涉及軟件列表:
三維:MAYA ; 3D MAX ; SOFTIMAGE XSI ; ZBRUSH
合成:AE ; COMBUSTION; DIGITAL FUSION ;NUKE ;SHAKE ;MOTION
非線性編輯:PREMIER PRO;VEGAS;FINAL CUT PRO;EDIUS
(3)影視包裝合成教室
影視后期制作方面:學習影視后期制作的基本流程與原理,以及獨立制作一些準專業級小影片,熟練掌握DV設備的使用。
主要設備包括:手寫板、數字HD/HDV攝錄一體機、Sony HVR-M25C數字 HDV編輯錄像機、Multibridge、Video hub等。
游戲動畫制作方面:學習3D動畫角色及場景的制作并熟練掌握復雜的3D動畫角色及場景的制作及合成。
影視后期制作方面:深入了解影視后期制作的具體流程與原理,以及組織學生相互配合制作出高質量的廣播級高/標清影視動畫作品,且熟練掌握現代影視制作過程中頻繁使用的3D動畫與實拍場景合成的效果制作及處理,熟練掌握廣播級影視設備的使用。
(4)渲染教室
隨著精細建模手段的豐富,渲染手段的多樣化(設定貼圖、材質、燈光,采用光線追蹤、光能傳遞算法,典型的渲染器),照片級的渲染輸出已經成為現實。計算機動畫制作除人力因素外始終存在兩大瓶頸:設計階段交互顯示速度和最終渲染輸出階段的速度。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必將提高教學效率。
2、總體建設目標
以數字設計教學實驗室中心硬件設施建設為基礎,以人才及梯隊建設為保障,以藝術設計及理論重點學科為依托,以數碼藝術設計為特色,加強對創新性及研究型人才的培養力度,提升我校在藝術設計等相關領域的科研實力及水平。通過建設達到以下目標:
(1)具備國內的研究環境,成為設備齊全、技術先進,集教學、科研能力于一體的數字設計教學實驗室。
(2)加強與國內外學者、專家的廣泛交流和技術合作,提升學校及學科在藝術設計領域的學術地位和國際影響力。
(3)以數碼藝術設計為特色,結合國家重大專項、“863”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項目,力爭取得一批特色鮮明的創新性成果。
(4)以的研究環境、開放和競爭的管理機制、高級別的前沿項目為基礎,凝聚一批年富力強的研究人員,形成一個高層次的創新研究團隊,使數碼教學實驗中心成為藝術設計行業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
二、項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背景分析
數碼藝術設計是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與動畫設計相結合的產物。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數碼藝術設計拉開了蓬勃發展的序幕。數碼藝術設計是一個新興的無污染產業,可以與電子傳媒、藝術、包裝、游戲、圖書等一大批相關行業形成產業鏈,為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與傳播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所以被稱為“朝陽產業”。 根據國內市場的實際需求情況,1997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財政部等部門《關于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將動漫產業的發展提到一個新的高度來看待。此舉進一步刺激了我國數碼藝術設計的發展,許多企業都做出了發展戰略與計劃,許多高校也都逐步開設起數碼藝術設計專業,我國數碼藝術設計步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統計資料表明,截止到2010年,我國共有600多所高校開設了動漫類的專業,每年培養出不到1萬名專業人才,而市場實際需要的人才數量大約在15萬人左右,這說明雖然我國數碼藝術設計發展迅猛,但仍然不能滿足市場的龐大需求。所以說,數碼藝術設計是一個前景很好的產業。就我校所處的湖北省荊州市來說,目前還沒有一所開設動漫專業的高校,市場上動漫類企業也如鳳毛麟角。所以,在我校開設數碼藝術設計專業,將會給本地區動漫產業帶來深刻變化,為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與此配套的教學及實驗設施也要及時跟進。
(二)存在的問題與影響分析
我院藝術設計實驗室自建立以來,由于資金問題,實驗項目的開發跟不上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需求,在數碼藝術設計教學方面和科研方面的設備嚴重匱乏,實驗課開出率逐年下降,實驗設備不能滿足教學科研的需要,更無法滿足本專業的創新教學實驗要求,從而嚴重影響了我院本科教學及研究生培養質量;同時隨著數碼設計專業難度的增加,學生急需吸收新的技術知識,而我院教師常常苦于沒有合適的實驗設備和手段,導致相應的教學科研工作無法開展,嚴重阻礙了我院教學科研水平的提高,這已成為學科建設發展急待解決的瓶頸問題。
(三)預期效益及持久性分析
本項目實施后,數字設計教學實驗室能滿足藝術學院視覺傳達、環境藝術設計、數碼藝術設計等專業課程所規定的大部分實驗內容,達到國內及省級示范實驗中心的水平。本項目的實施將極大地改善我校藝術設計及理論學科教學科研條件,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對提高本學科的辦學實力、教學質量,具有積極的意義,主要體現在:構建了數碼藝術設計教學所需要的各種軟件環境,讓學生進行相關軟件的練習使用;教學演示系統為教師進行各種軟件教學的演示場所,利用投影儀等設備對各個實驗及相關知識的講解。因此,大力加強、促進并規范影視動漫教育,建設國家示范性教育數碼藝術設計專業,將會改變目前由于數碼藝術設計人員水平較低而難以應付產業快速發展和新技術更新需求的現狀,提高中國動畫產品的質量和市場份額,加快國家文化發展戰略的實施步伐。
1.有利于學科建設,提高藝術設計及理論學科在國內外的學術地位,提高學校知名度。數字設計教學實驗室建成后,可以達到以下效果:
(1) 為數碼插畫藝術(Paint)、數碼動畫導演、數碼短片創作、數碼二維原動畫設計、數碼角色設定、數碼角色原理與制作等專業課程的教學提供專業場所;
(2) 為教師的科研、學生的實踐提供專業場所;
(3) 為學生創新性思維的鍛煉與實現、實際操作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平臺。總之,建設數字設計教學實驗室,對于完善學科門類、增進教師科研、提高學生就業等諸多方面,都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目前已有200多家高校開設了數碼藝術設計專業或方向,這些院校開設的專業名稱大多為“影視動畫”、“動畫設計”、“動畫制作”、“多媒體動畫”等,其中有八成是在2003年之后才開始招生的,招生規模一般都不大。實際上,目前國內高等動畫教育尚沒有完整成熟的教學體系、規范的專業教材,具有實踐經驗的動畫專業教師更是極為緊缺。
2. 數碼藝術設計的確是一個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的生產密集型產業,要填補國內動畫、影視制作市場的缺口,需要大批量的專業技術人才。另外,國內動畫、影視制作市場的生產技術更新特別快,各種相關軟件的不斷升級和新技術不斷產生,需要從業者不斷提升自己,及時參加技術培訓,才能適應市場的變化和產業發展的要求。加上國內動畫、影視制作市場的鏈條非常長,涵蓋面又非常廣,對人才的需求層次非常豐富,從高層次的原創人才、編導人才、技術人才、市場人才、管理人才到中初級的專業技術人才,都有很大缺口。另外,由于產業發展飛速,目前已無法僅以現有專業公司的需求簡單換算整個國內動畫、影視制作市場的人才需求,隨著動畫、影視越來越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信息傳遞方式,動畫、影視制作市場的應用領域日益拓寬,從業人員的需求量只會越來越大。未來三五年,國內動畫、影視制作市場需要大批量經過專門培養的專業人才,動漫教育必須要適應產業對人才的需求。因此,改善辦學條件和突出辦學特色,培養高素質、創新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具有深遠的意義,制定中長期人才培養教育計劃、大力發展數碼藝術設計教育迫在眉睫。
培養實用型人才是高校的一項重要社會責任。建設數字設計教學實驗室,開設相應的課程,給學生提供數碼藝術設計的教學、實踐場所,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是實現高校責任的一個重要途徑。 建設數字設計教學實驗室,可以完善我校學科門類,為師生的教學與科研注入新元素。為學生搭建一個實踐平臺,使學生不出校園就可以了解動漫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并在實踐中掌握這些技術的發展趨勢和使用方法,讓學生具備社會需要的技術能力。
總之,“數字設計教學實驗室”項目實施后有利于促進本學科教學內容的改革,促進實驗內容的更新,使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實驗有較大幅度的提高,改善教學科研條件,提升教學科研水平,穩定教學科研隊伍,對提高學科地位和社會知名度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三、實施條件
(一)人員條件
1.項目負責人情況
姓名: 曹軍 性別: 男
年齡: 42 職務: 藝術學院副院長
職稱: 副教授 學歷:碩士
專業: 數碼設計 聯系電話: 0716-8067521
傳真: 0716-8062586 E-mail:859181579@qq.com
相關工作業績:
曹軍教授一九九四年畢業于湖北工學院,現任湖北高校藝委會設計理事、荊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長江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副教授。多年來從事設計創作與設計教育工作,創作出了大量設計作品及撰寫了多部設計論文,并有多首作品榮獲國家及省部級各項獎勵。
2.其他人員情況
表2:項目組其他成員基本情況
姓名 |
性別 |
年齡 |
職稱 |
學位及專業 |
對項目熟悉情況 |
曹軍 |
男 |
42 |
副教授 |
數碼藝術設計 |
熟悉 |
王詩彥 |
女 |
36 |
副教授 |
數碼藝術設計 |
熟悉 |
梁躍 |
男 |
55 |
副教授 |
視覺傳達 |
熟悉 |
伍燕玲 |
女 |
56 |
副教授 |
視覺傳達 |
熟悉 |
丁艷 |
女 |
32 |
講師 |
動畫設計 |
熟悉 |
李科 |
男 |
34 |
講師 |
視覺傳達 |
熟悉 |
劉玲 |
女 |
25 |
講師 |
數碼藝術設計 |
熟悉 |
張大慶 |
女 |
25 |
講師 |
數碼藝術設計 |
熟悉 |
張天逸 |
女 |
23 |
助教 |
數碼藝術設計 |
熟悉 |
3.團隊配備的合理性
項目組共9成員。其中,副高職稱4,其余為講師及助教,研究生以上學歷占77%;46—55歲2人,36—45歲1人,35歲以下6人,45歲以下的占77%。
項目組成員中,有長期從事管理及科研工作的,有長期從事教學工作的講師和今年新進學校的教師,項目組的成員具有豐富的理論經驗和充沛的精力,項目組成員的合理配備能使項目的管理、儀器的配置及調試、實驗的開發及實驗室其它軟件建設工作順利進行。
(二)資金條件
本項目預計投入總資金475萬元,其中申請中央財政專項資金301萬元,申請地方財政資金83萬元,學校配套資金91萬元。
(三)基礎條件
數碼專業教學實驗室起建于2010 年,數碼專業工作室,目前設備均為2010 時購置,擁有惠普圖形工作站1臺,手繪板20個,掃描儀一臺,sonY家用攝像機2臺,迪生線拍儀1臺,設備設施比較落后, 與目前學科發展情況比較相對比較滯后。
四、實施可行性
(一)項目基礎
(1)藝術設計專業是2002年經教育部批準的本科專業學科,現有視覺傳達、環境藝術、數碼設計三個專業方向。藝術設計專業不斷深化教學改革,重視因材施教,整體辦學水平穩步提高。目前在校學生300余人,已畢業180余人,為社會輸送美術教師、美術設計師和其他美術工作者。
藝術設計專業擁有一支年輕的富有朝氣、具有良好專業素質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34人,其中副教授6人,占教師人數17.6%;講師20人,占教師人數58.8%;助教8人,占教師人數的23.5%;且大部分教師具有研究生學歷。
(2)藝術設計專業數碼設計實驗室目前建有:陶藝工作室、數碼工作室等實驗分室。有實驗室用房11間,實驗室總面積約為950平方米。現有實驗儀器344臺套,儀器總值367萬元。
(二)預算方案的合理性
根據實驗教學基本要求及教學大綱,在保證學科系統性的前提下,充分考慮到本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優先考慮基礎類實驗項目,確保綜合設計性實驗項目。
數碼設計繪畫,選用wacom公司的新帝新帝24HD液晶數位屏,根據我們詢價,10臺總報價38萬元;數碼設計圖形工作站,選用惠普Z400工作站,總報價14萬元;新聞傳播速成新聞動畫故事軟件,采用CRAZY TALK中文版本二維動畫軟件庫,總報價6萬元;美術繪圖工作站,采用惠普Z210工作站,總報價19.6萬;Wacom專業繪圖板,總報價6.2萬;配套設施,總報價3.3萬OptiTrack/全身動作捕捉系,總報價54萬。韓國日星工業縫紉機KM-1070BLX,總報價30萬; 服裝CAD軟件,總報價0.8萬;佳島工業用鎖邊機,總報價0.9萬元;其余培訓費及編寫教材費用計劃3萬。
(三)主要工作思路與設想
1、明確指導思想
我院藝術設計專業自2002年建立以來經,過十年發展,已培養了180名左右的畢業生,但是由于初建專業時投入的實驗室設備較少,且由于近幾年科技迅速發展,設備更新換代較快,目前的實驗室設備依然是以前的老設備,與日益發展的學科不相符,嚴重地妨礙了我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因此,2013年實驗室建設規劃的指導思想是,以藝術設計專業的改革為契機,促進數碼方向實驗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的變革,進一步加強數碼設計創新團隊的建設和發展。在建設過程中,以實用、配套、經濟上合理、教研結合為目的,以滿足學生實驗教學要求為宗旨,通過今后幾年的的建設,使本專業的實驗設施、教學手段與方法在全省同級別院校中處于領先地位。
2、完善制度建設
本項目建設的實驗室的管理體制為校、院兩級管理。并實行實驗室主任責任制。進一步明確各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使在編實驗工作人員分工明確,實驗室各項具體工作責任到人。建立齊全的實驗室規章制度,如《儀器設備管理制度》《儀器設備損壞、丟失賠償制度》、《實驗室工作檔案管理制度》、《學生實驗守則》等。實驗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定期檢查,形成一種良好的工作秩序,為全院師生創造一種良好的教學環境。實驗室實行完善的工作檔案制度,并嚴格執行,如人員考核、工作記錄、實驗教學記錄、設備運行狀況與維修記錄、儀器設備使用記錄等。每學期實驗室均統計教學任務、科研情況、人員狀況等基本信息。
五、進度與計劃安排
2014.01~2014.07 1.成立數碼教學實驗室建設小組及指導小組,明確各小組的職責、權利。
2.調研國內其它高校勘數碼教學實驗室的建設情況,進行項目可行性論證,編寫申報文本。
3.原有實驗室設備整理,確定新環境下的使用方案。
2014.08~2014.09 1.完成實驗中心改造,場所、配套環境的建設。
2.按預算計劃購置研究中心設備。
3.制定新的研究中心管理規章制度。
4.新開實驗課程教材編寫,確定實驗教學大綱。
2014.07~2014.11 1.研究中心設備安裝、調試及試運行。
2.研究中心儀器設備使用培訓。
3.新開設計性、綜合性實驗的設計和驗證。
2014.12 1.設備實行專人分管。
2.設備開放使用,提高使用效益。
六、風險與不確定性分析
本項目的風險主要是,資金不足導致項目不能正常展開。由于我校對科研團隊建設工作的重視,在需學校自籌資金上上一定會予以全力的支持,只要中央財政資金和地方財政支持能順利到位,資金問題就不會影響項目研究了。
本項目由具有豐富實驗室管理業務骨干教師及實驗技術人員作為建設小組成員,可確保項目實施的順利進展。因此,在人員組織上不存在風險。
七、主要結論
該項目的建設可以彌補數碼專業實驗室設備落后和實驗課項目局限的缺陷,改善教學和科研的實驗環境;有利于提高長江大學科技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增強學校數碼研究方向在全國的輻射力、影響力、競爭力;有助于促進產學研結合、學科互補,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地方經濟和動畫與設計行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